「站在Amazon的對立面」全球最大北歐設計電商Finnish Design Shop的永續物流中心「北歐國家的生活依循的價值觀包括透明、平等和對自然的尊重。如果不堅定地尊重這些價值觀,我們就不可能創建這間公司和新的物流中心」Finnish Design Shop執行長Teemu Kiiski如是說...
專訪|日本藝術家藤掛幸智 Sachi Fujikake:看見玻璃中的天使來自日本愛知縣的藤掛幸智(Sachi Fujikake)在摸索玻璃吹製的過程之中,被玻璃熔化時展現的細膩動作與溫柔姿態深深吸引,便決定想盡辦法捕捉玻璃膨脹、收縮與扭轉的瞬間.........
專訪|名古屋玩具單位HEADLOCKSTUDIO:低眉藝術的老派浪漫有屬於殿堂的藝術,也有生於街頭的藝術,以及來自改裝車的文化。《PPAPER》非常難得邀請到來自日本名古屋的超人氣玩具單位HEADLOCKSTUDIO主理人Ken Joho、與HEADLOCKSTUDIO合作密切的日本低眉藝術教父級人物Knuckle,以及日本低眉藝術家Johnny Akihito Noda,他們與我們分享了對軟膠(Sofubi)玩具的看法,並且讓我們理解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如何把彼此的共同興趣昇華為關於一整個社群的藝術和生活風格。...
專訪|台灣玩具設計師 羅賓唐:逃離煩悶的玩具蟲洞熱愛美式動漫、科幻小說與電影,連自己的英文名字都以蝙蝠俠的搭擋助手「Robin」為名的台灣玩具設計師羅賓唐(Robin Tang)是目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玩具創作者之一...
專訪|台灣玩具設計師 安爺堂:MEME中注定的羊毛氈2019年開始以羊毛氈創作,江湖人稱「安爺」的台灣玩具設計師 Anye Tang 大學讀的是平面設計相關,但他對於設計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專訪|台灣玩具設計師MOMOCO:玩具是情感的載體創作上受到電影《第九禁區》、動畫《福音戰士》與庵野秀明 等人的影響,趙譽大學畢業後從事3D動畫設計,在閒暇之餘開始買材料來自行製作玩具,也逐漸參與玩具展會。2015年左右,隨著日本人氣藝術家Shoko Nakazawa與T9G等人的爆紅,軟膠玩具在日本、香港與台灣等地引發另一波玩具文藝復興,趙譽便興起了把自己的創作製作成軟膠的念頭。...
專訪|台灣玩具設計師ODOMstudio:一天一怪獸由台灣玩具設計師曾紹博創立,ODOMstudio意謂「一天一怪獸(One Day One Monster)」,豐富他的怪獸日誌的,是「山男」、「MOSOo」,以及能夠變幻出多種造型的招牌觸角裂口獸「TEBOBO」等角色。對曾紹博而言,怪獸是一個有既視感、不存在,但能激發想像的生物,一如他小時候在家中一看再看的宮崎駿動畫《風之谷》中王蟲給他的深刻印象,ODOMstudio一直以來帶給觀眾的是輕鬆、迷人的怪獸日誌。...
台灣有嘻哈!成就台味嘻哈的藏鏡人:Tipsy Kao 高仰辰「對現在的我來說,嘻不嘻哈一點也不重要,我就是想做音樂,而嘻哈是我做音樂的調味料」從一個旁觀者到創作者的Tipsy如是說。台灣有嘻哈嗎?回歸嘻哈始祖Kool Herc對音樂的純粹喜歡,答案是肯定的。...
媽呀!真酷,MONCLER慶祝70週年,與7位創作者聯名經典MAYA羽絨服2022年,MONCLER迎來成立70年的特殊時刻,過去品牌與諸多設計師攜手合作的Genius企劃的創新精神在一系列慶祝活動中也得到了延伸,令人期待的Maya 70企劃與7位創作者合作...
時尚攝影大師Juergen Teller的怪奇物語:LOEWE 2023秋冬系列形象是天真還是挑釁。德裔時尚攝影大師Juergen Teller手執Contax G2底片相機,堅持不以修圖軟體捏造模特兒理想中的完美樣貌,捕捉時尚最不造作的那一面,忠實呈現雙眼透過鏡頭所見的真實...
CELINE 2023夏季女裝:HEDI SLIMANE 回歸音樂初心曾經替David Bowie打理巡迴表演服裝,幫The Libertines、Franz Ferdinand、The Kills、Mick Jagger等英美搖滾大咖設計表演服,Hedi也會替他們拍下照片,而這段2000年代關於音樂與音樂人的私密記憶,如今成為CELINE 2023夏季女裝系列「SAINT-TROPEZ」的創作靈魂。...
專訪|台灣攝影豪鬼黃俊團:私情話憶在初夏一本最近,由台灣血統純正的攝影集書店MOOM BOOKSHOP經手出版黃俊團的第三本攝影集《After All》上市,則以保持距離的第三人稱視角,窺探著記憶裡的朦朧回甘,他說,像夢境般,你知道你確確實實地站在那裡見證了所有事情,但夢醒之後,卻又懷疑著那些事情可能從未發生過...
專訪|廈川玖肆(川端藝會所):城南風華川流不息2022年,邁入第20個年頭的「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將「整建維護特別獎」頒給位於廈門街上的「廈川玖肆」這棟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川端派出所」(舊廈門街派出所)的歷史建物...
復刻歷史年華的璀璨,全息投影巨型雕塑:義大利藝術家Edoardo Tresoldi「建築是一種語言,用來歌頌大自然的神聖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聯」出生在米蘭後居於羅馬,年輕的義大利雕塑家Edoardo Tresoldi身處在世界文化遺產為數最多的國度...
專訪|台灣藝術家 李漢強:歡迎來到李氏宇宙2014年,我無意間在網路上看見李漢強(Lee Kan Kyo)的作品,那是一副撲克牌,只見牌上印有一名正在享用果菜汁的男性,面無表情地看向鏡頭自拍,每張牌都是不同的自拍照。這組有點古怪,卻令人看得目不轉睛的「果汁自拍照」(Juicebox Selfie)是這位旅居日本多年的台灣藝術家,以手機自拍紀錄自己每日飲用一瓶果菜汁的影像計畫...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想到香菸?Norte Branding 幽默翻玩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就像一個人的門面,是建立大眾對於產品印象與認知的關鍵,假如我們把國際品牌及其標誌性的包裝放在截然不同的產品上,我們還會一如既往的信任他們嗎?...
日本藝術家SUSUMU KAMIJO上條晋:看穿貴賓狗的男人生於日本長野市,16歲前往紐約深造,日本藝術家上條晋(Susumu Kamijo)如今以貴賓狗的千變萬象風靡藝術圈,這一切其實來自他的伴侶,一位狗美容師。...
專訪|日本惡趣味藝術家 DEHARA YUKINORI:最懂你的黑色幽默如果說,能在某個領域長期耕耘技藝達如火純青之境稱之為職人,那麼日本玩具藝術家Dehara Yukinori絕對是手作玩具界的OG...
LEVI’S® ╳ WISDOM®「Project RE.」:未來丹寧宇宙樂團台北巡演Levi’s®推出本地聯合計畫Project RE.,邀請台灣指標性機能時裝品牌WISDOM®合作,透過插畫藝術家MING的塗鴉風格視覺圖像創作,想像一支在星際航線中以時空跳耀前行的未來丹寧宇宙樂團...
專訪|NAMESAKE共同主理人MICHAEL HSIEH:致父親、時尚,以及籃球2014年,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謝家三兄弟在東豐街開設NE.SENSE,一間沒有門面、沒有櫥窗、沒有招牌,結合設計、攝影、裝置與pop-up活動的選貨店。2020年,三兄弟回歸初心推出自家品牌「NAMESAKE」,意謂「以父之名」,致敬那個當年熱愛時尚與藝術,卻因為上一輩的壓力而選擇從事傳統農作與漁業的父親。...
NAMESAKE FUTURE CLASSICS(NFC)系列:籃球服新經典心懷籃球魂,擁抱時尚夢的台灣時尚品牌NAMESAKE,除了將籃球文化、服裝與傳奇人物作為靈感來源,也實際舉辦籃球活動來推廣籃球文化...
渲染巴黎街頭籃球夢:Stéphane Ashpool 聯手法國設計事務所 Ill-Studio 為社區球場換上充滿向量活力的色彩這座球場在籃球文化尚不興盛的歐洲國度裡,本來就有著文化差異的突兀感,再加上從2009年開始 PIGALLE 與 Nike 和華裔法國藝術家伍月合作,將帶有中國水墨畫風的街頭塗鴉帶進球場,這座球場更被賦予了最有異國風格的靈魂...
Tiffany再度聯手Daniel Arsham,打造一顆永留傳⋯的籃球來自Daniel Arsham的手筆,跟鑽石差不多珍貴的Tiffany籃球,可謂是一顆永流傳。在NBA全明星賽開打之際,Tiffany與Daniel Arsham再度攜手,推出限量聯名籃球...
LEVI’S® ╳ WISDOM®「Project RE.」:未來丹寧宇宙樂團台北巡演Levi’s®推出本地聯合計畫Project RE.,邀請台灣指標性機能時裝品牌WISDOM®合作,透過插畫藝術家MING的塗鴉風格視覺圖像創作,想像一支在星際航線中以時空跳耀前行的未來丹寧宇宙樂團...
專訪|微觀植物與大地的肌理,花蓮特展「在呼吸 in spire」新銳藝術家 張育豪四立的群山與延綿的太平洋海岸線賦予花蓮最豐沛的自然資產,花蓮的現稱來自洄瀾的諧音轉譯,原意指的便是東部沿岸波瀾迂迴的自然景色,在這處台灣本島難得的一片淨土上,有著歷史最長遠也最多元的原住民族...
專訪|在自然的味蕾裡感受呼吸,花蓮特展「在呼吸in spire」:一場可以「吃」的展覽萬物皆有靈,來自遠古的信仰在先人的口中不停傳頌著,對自然萬物的景仰彷彿成為身體的本能,與所有生命一同呼吸著一樣的空氣,那是世界最和諧而美麗的畫面。無論我們身處都市有多久,必須記得我們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專訪|ZÁBU主理人BLUE:一間通透的心之客棧咖啡理應是一個引,一個體驗生活的引。一路陪伴我們的朋友ZÁBU主理人BLUE與GRAY再度展現說走就走的率性,在一個全新的空間裡延續關於咖啡的生命與記憶,帶著全新的體悟,與心情...
專訪|山中客廳主理人 Camel & 汪汪:回家的感覺真好位於陽金公路上,金山著名的溫泉旅店「綠峰渡假山莊」入口前院有幢老房,現在是由Camel和汪汪共同打理的私宅接待咖啡空間「山中客廳」。平日工作之餘,夫妻倆會在週末上山開店,提供簡單的手沖咖啡與點心,就像自家的客廳一樣,等著朋友前來作客......
專訪|只有9間房,安藤忠雄設計的旅館 THE SHINMONZEN:京都之旅最美好的享受藏身在京都最好的地段祇園一帶,連道地京都人都不一定常去的新門前街道上,在古董店、古玩店、藝術品店和藝廊錯落間,THE SHINMONZEN以很低調的方式存在著。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自打造的旅館,坐擁白川的流光。低調的外在下,旅館內是非常現代化,充滿設計感與藝術感的室內空間,在這樣金貴的地段上實屬奢華...
解封第一次出遊,出發去「京都」吧!6件事讓你找回旅行的悸動如果旅行是生活中的一種儀式感,那麼京都便是適合用來靜坐、冥想、頓悟多次體驗的城市。她美得精緻典雅,美得脫俗非凡,美得生動婉約,美得華貴大方。四時的嬗遞,妝點不同面貌的京都,春賞櫻花夏聽竹,秋狩紅葉冬觀雪。時序到了秋季,從京都的山郊開始層疊暈染著紅、霞、丹、黃,然後是市區的名剎古寺,與嵐山、嵯峨野的嫣紅樹海,煞是美麗。...
解封第一次出遊,出發去「京都」吧!4間京都必吃餐廳作為日本的歷史古都,京都的美食自然不可言喻。從各式各樣的懷石料理、壽司、天婦羅、拉麵、蕎麥麵、燒烤料理、炸物料理、河豚料理,甚至是和牛懷石,是傳統日本美食之最,也體現和食數千年的文化資產,這種被聯合國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飲食藝術,最適合養足一天行程勞頓的胃和心。...
「吉左衛門X」:日本設計工作室nendo的樂茶碗新語除了侘寂美學,因為千利休喜歡用黑色的茶碗,坊間開始出現名為「利休形」的茶碗,他的茶道精神被樂家初代名將長次郎所繼承,便創造出「樂燒」(Raku yaki)茶碗。樂燒可謂完全為了茶而生的陶器,從捧在手中的觸感到碰到嘴唇時的契合感,都讓人感受到它屬於喝茶的本質。有人認為,樂燒是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陶瓷器。...
日本時裝工藝巡禮:ISSEY MIYAKE 在京都2018年,三宅先生選擇在京都——一個極具文化歷史意義,連結日本東部和西部的城市——開設 「ISSEY MIYAKE KYOTO」。設計師深澤直人將這處京町家族百年歷史的連棟房屋,打造為日本傳統墨黑色空間的兩樓店鋪,並且將旁邊的傳統倉庫「Kura」改造為藝廊,作為傳遞文化與工藝的場域,不定期展出作品。...
專訪|雙好設計 2 by Wu&Chen:這是北投的溫柔「我們希望這次參與的業者與民眾,能夠感受北投全新的地方發展能量,同時也讓更多地方透過類似的視角重新看待自己。」負責雙好設計品牌規劃的Jesse如此說道。《PPAPER》很榮幸有機會和雙好設計聊設計,談溝通,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商業思維打造全新的北投印象......
世界級的農旅體驗在北投亞太飯店:重新發現北投的溫柔詩仙李白曾在〈獨坐敬亭山〉寫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詠嘆,描述以閒適之心觀山的率性,這份坐擁山景的風雅之情,每日都在北投亞太飯店(Asia Pacific Hotel Beitou)體現。青山環繞,獨攬丹鳳山景致的亞太飯店主打日式簡約禪風,走進寬敞舒適的套房,便能獨享浴池與水色山光,養生也養心......
7個北投必訪文化景點:北投大地酒店溫泉鄉巡禮隱身北投幽靜之處的「大地酒店」(The Gaia Hotel)以北投發展歷史為主題,策劃一場溫泉鄉的文化巡禮,從大地酒店出發,繞行山路漫步,沿途另有專人解說,讓來訪的旅客深度體驗北投,在青磺與白磺氤氳之境,療癒身心......
20 MARCH, 2023新銳藝術家 ALVAN SAKURAI:認真惡搞是赤子之心「許多潮牌總是會推出看似惡搞、戲謔、叛逆與挑戰體制的圖像與產品,卻很認真的告訴你他們沒有在開玩笑,而這正是『No cap』的精神。」新銳藝術家Alvan如此說道....
15 MARCH, 2023毛孩頭等艙:智能美型寵物箱 AIR CAGE南韓設計師 Su Yeon Lee 參考貨櫃抗撞抗壓的波浪型鋁板造型,設計美型智能寵物箱「Air Cage」提升寵物飛行安全...
8 MARCH, 2023一座山的時間:複合時鐘裝置 MT. WEEK「爬山時所面臨的挑戰,之於成功登頂時的成就感,與我們為了迎接週末而接受漫長平日的心境,其實很相似。」南韓工業設計師 Minsu Kim 巧妙地將現代人面對日常工作的情緒比擬為登山攻頂的過程,幽默道出週休二日上班族共同的心聲...
7 MARCH, 2023這裡沒有男人:日本藝術家細川成美的少女帝國筆下沒有男性角色,身處日本這個對於女性有約定俗成印象的男權社會,日本藝術家細川成美透過專注而健康地描繪女性,來抵抗女性經常受到的物化......
6 MARCH, 2023法國藝術家 Lionel Sabatté:探索異材質之境1975年出生於法國圖盧茲(Toulouse),2003年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藝術學院(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現往返於巴黎和洛杉磯工作生活的Lionel Sabatté創作領域橫跨素描、繪畫、雕塑及複合裝置,作品聚焦自然、生態與物質的轉化與消逝...
28 FEBRUARY, 2023專訪|美國藝術家KEN KELLEHER:用AI突破界限在紐約Alfred University學習藝術與雕塑,美國藝術家Ken Kelleher深受30’年代紐約派抽象表現藝術家David Smith的大型金屬公共雕塑所啟發,對於雕塑創作近乎狂熱的他,在熟悉木材與金屬等材料後,轉而以一名數位雕塑家的身份活躍著......
25 FEBRUARY, 2023詠唱時尚:AI創意時尚單位MAISON META跳脫實穿與否的框架,沒有生產成本的考量,不受經營方針左右的奔放想像,AI時尚或許比真實世界中的時尚更關乎創作的本質與藝術性,但同樣具有話題性。日前,AI創意品牌Maison Meta便以黛安娜王妃為靈感,發表想像她身穿adidas originals運動服套裝的AI生成時尚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