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玻璃藝術家
Yoshiaki Kojiro 的創作法則

Breaking Composition #14
by Yoshiaki Kojiro

 

神代良明。金牛座。靛藍色。哥倫比亞黑咖啡
泡沫玻璃。材料總是誠實的。困難越多自由越大

相傳《道德經》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向西欲出函谷關之際,留給駐守關口的關令尹喜的一部著作,書中解釋了宇宙萬物運作的道與理,並鼓勵人們順應自然,減少人為干涉,任事物依自身節奏發展,這種在生活中找尋和諧平衡的哲學無疑是藝術的。這一點,日本藝術家神代良明(Yoshiaki Kojiro)再清楚不過了。生活和工作在日本,擁有建築學位與藝術學位的神代良明是日本當代玻璃工藝的先鋒之一。自千禧年起,他便陸續斬獲全球各大藝術及工藝獎項,名聲享譽國際,而作為工藝界大神級的人物,神代良明自然有一套獨門的創作心法。

「在自然世界裡,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恆的,一切隨時都在變化」在投身藝術創作之前,曾經從事建築相關工作的神代良明深黯自然運行的法則,他明白物質的衰敗是一種必然,然而相較於其他的材料,玻璃的透澈卻顯得沒那麼自然,好奇心引領神代良明去探索玻璃的另一面。他先是回到玻璃的本源,在石膏模具中注入混合碳酸鈣和氧化銅等添加劑的玻璃粉末,接著放入電窯中燒製。高溫熔化玻璃的同時也催化了氣體的釋放,玻璃混合物像是烘烤麵包逐漸膨脹填滿模具,甚至向外溢出。最後,經過冷卻及除去模具再燒製等步驟,加上重力與張力的作用,泡沫玻璃(Foam glass)便會以它最自在的姿態登場。

整個過程,神代良明只是靜靜在一旁守候,並留下一段詩意的文字:

燃燒著、膨脹著,沿著模具升起,
包裹著堅硬表層的發泡體。
當我移除那充滿孔洞的塊狀物,
那裡有生長的紀錄矗立著。

 

Hatate #18
by Yoshiaki Kojiro

 


 

PPAPER FASHION

神代良明
日本藝術家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決定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從原先的建築工作轉職成為全職的藝術家?又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你開始使用玻璃創作?
直白地說就是心累,儘管當時服務於一間還不錯的建築與都市規劃事務所,但我卻逐漸在工作中失去了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偶然在美術館遇見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Marks Rothko的畫作。站在藝術家巨幅的畫作之前,我真切地感受到藝術的震撼。在那之後,我去了一趟沖繩,旅途中有幸參見玻璃工匠與玻璃的魅力,更加深我想要從事貼近材料本質的工作,於是開始了玻璃的學習。

在東京玻璃藝術研究所(Tokyo Glass Art Institute)進修的最後一年,我首度製作了一件以泡沫玻璃(Foam glass)為素材的作品,但當時我尚未感受到自己與材料之間的連結,直到後來在金澤卯辰山工藝工坊(Utatsuyama Kogei Kobo)的培訓期間與其他藝術家們交流的經驗,才賦予我宏觀看待自身與玻璃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熟悉的日常景緻中發掘新觀點的能力。然而,真正啟發我從事玻璃創作的契機其實是一次無心之舉。有天,親近的朋友送了一顆橘子給我,我就把它放在桌上,只不過當我再度意識到它的存在時,半年已經過去了。雖然它乾縮成一顆乒乓球大小的物體,勉強保持著形狀,靜靜佇立在那裡的樣子卻非常有力量,我被這種被靜謐的美感所吸引,便下定決心投入創作。

 

Hatate #18
by Yoshiaki Kojiro

 

在東京玻璃工藝研究所(Tokyo Glass Art Institute)專研玻璃工藝這段期間,你學到最寶貴的一堂課是什麼?
我最為投入的是電爐技法「窯工」(Kilnwork)的課程。在所有的課程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以下這三點:首先,材料總是誠實的。這意味著即使我認為自己失敗了,呈現的結果或是過程仍有其意義,只是我沒有發現它;再來是觀點上的改變。在我重新將玻璃視為「從大地中提取出來的物質」而非「被精煉為工業或工藝用途的材料」之後,我就發現泡沫玻璃的存在;最後,多虧身邊一起努力的夥伴們,我才能夠有這些發現和認識。

你的作品很難用文字描述,它們的外型有點像是從地底緩慢流出地表然後逐漸冷卻的熔岩。如果請你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形容你的作品會是?
「材料的變化」與「我所做的事」的交集。不曉得這麼形容合不合理(笑)。

 

你通常是如何開始一件作品的製作?面對物質展現的流動性與有機性,你是如何判斷一件作品的完成與否?

由於我並不希望在作品中留下太多痕跡,我僅會在事前粗略繪製一組形象草圖,使用傳統的「玻璃粉末鑄造」(Pâte de Verre)技法,在石膏模具中注入混合發泡劑的玻璃粉末,利用電熱爐來燒製出多孔隙的玻璃塊(使用不同的發泡劑的燒製結果都有其特點)在泡沫玻璃因熱能開始收縮直到最終崩塌前的「那一刻」是它展現獨特性的瞬間,強烈而寧靜的造型,是它給予的一份禮物。

看見自己的作品受到各大藝術獎項和藝術機構的好評,心裡的感受是?
我的創作並不是將具體的主題或形象轉化為作品的過程,而是關於物質、環境與自我之間相互影響、協同創造的產物。對於擁有讓更多人了解並共享這些個人見解的機會,我感到非常幸福。

Structural Blue #30
by Yoshiaki Kojiro
Structural Blue #60
by Yoshiaki Kojiro

 

我們很好奇你有沒有特別受到藝術家或藝術流派的影響?如果有的話,可以分享一下是哪些創作者和時代嗎?
1950年代活躍於美國紐約的藝術家Marks Rothko;發跡於1960年代日本與韓國的前衛藝術流派「物派」(Mono-ha)代表性藝術家李禹煥,以及日本近代著名常滑燒陶瓷藝術家鯉江良二。

對比剛開始接觸玻璃工藝的時候,日本當代玻璃工藝的美學發展和環境有什麼變化嗎?
有的。我在2000年代中期首次接觸到玻璃工藝的時候,經歷了美國玻璃工作室運動(Studio Glass Movement)及歐洲傳統(European traditions)玻璃製藝的時代。隨著教育機構的增加,從事玻璃創作的學生和藝術家也增加了,玻璃工藝的表現範圍自然也在不斷擴大。與當時相比,經濟的衰退以及對於自然環境的考量,許多老牌的藝廊關閉,如今的學習和創作環境變得更為嚴峻,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努力,這是事實。然而,過去的20多年間,年輕一輩創作者相當活躍,他們不僅僅是追求玻璃特有的表現,更是在與玻璃的對話中追求自身的美學和思想,我從這些基於玻璃藝術本源,並試圖超越領域界限的人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同時我也很高興看到支持他們的藝廊與展演機會持續在增加。

 

Breaking Composition #21
by Yoshiaki Kojiro

 

這些年,玻璃教會了你什麼事?玻璃之於你擁有什麼樣的意義?
太多了,請允許我用清單的方式列出來:

● 創造某物=破壞某物

● 從大地中提煉原料,藉著以高溫熔化得到玻璃的過程與現代社會的面貌十分相似,相似之處在於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和努力追求效率以及減少各種出現的錯誤,這個觀點我稱之為「玻璃的現代性」(Modernity of glass)。

● 錯誤中也存在價值和可能性

● 只要我們盡可能親近材料,材料一定會表現出超乎想像的本性而帶來感動。

● 在與材料對話的過程中,從身體感知(有些是經驗,有些則是直覺)中產生的東西具有神秘的魅力,這些對人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我很欣賞不完美的美,而非完美的美,有所欠缺的事物令我感到滿足。

你期待自己的創作生涯會走向何處?未來有想進一步探索的方向嗎?
創作至今,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玻璃,不過最近我想再次更寬廣地看待玻璃這項媒材和創作本神,於是也開始在創作中引入其他的材料,我很期待看看到時候的自己。最後,感謝這一路上與許多人的相遇,因為有他們的鼓勵才會有現在的我,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為他人喝采的人。■

 

Structural Blue #01
by Yoshiaki Kojiro

 

 

Picture of PP 編輯部

PP 編輯部

好內容的創作者。品牌合作歡迎寄信至:info@ppaper.net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