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柔軟的東西包圍”
專訪日本藝術家
山本麻友香

 

2021年,台灣疫情的爆發波及了實體展覽,直到下半年才陸續回歸或降臨。當年的原訂於10月舉辦的TTF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延期到明年,TTF創辦人黃仁壽於是興起策劃小型藝術聯展的念頭 — 結合藝廊、藝術家、植栽與公仔玩具,網羅日、港、台與歐美創作者的《Art Monster 曼斯特國際藝術展》就這樣誕生。

 

 

「Art Monster 」中的「Art」代表藝術,「Monster 」則是一個複數的代名詞,象徵卡通動漫、玩具、潮流或是電影,「它是有機的詞句,和 art 結合在一起有無限的空間」,黃仁壽如此說道,一直以來希望弭藝術和玩具之間界線的他,透過跨界交流的形式,將喜愛玩具與藝術,收藏玩具與藝術的人們聚集在一起。

 

《山本麻友香個展》

 

第一屆《Art Monster 曼斯特國際藝術展》,TTF邀請友好的療癒系日本藝術家中村萌(Moe Nakamura)創作主視覺,而今年度《Art Monster 曼斯特國際藝術展》,TTF也邀請到另一位療癒系日本藝術家山本麻友香(Mayuka Yamamoto),以雙展區的形式首度呈現藝術家最大規模的海外個展。

 

《山本麻友香個展》

 

來自日本岡山縣,山本麻友香在武藏野美術大學碩士班畢業後,以日本文化廳藝術家研究員身分前往英國研修,至1999年回到日本。以「動物男孩」系列深受國際與亞洲市場喜愛,山本麻友香以男孩為創作主題的原因,是她的女兒。她認為創作女孩必定會不自覺受到影響,為了能夠理性地創作,便決定以男孩為主角。

在台灣舉辦展覽期間,PPAPER有幸採訪了山本麻友香,她與我們分享創作的啟蒙,以及關於創作的私密想法。

 


 

訪談
PPAPER

山本麻友香 MAYUKA YAMAMOTO

 

第一次察覺自己喜歡畫畫是什麼時候呢?
印象最深的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用鉛筆畫了一幅像摩艾石像那樣的人像畫,忽然心血來潮加上了陰影,結果畫面變得有立體感,這讓我非常驚訝,至今仍記得當時的感受。我想那應該就是契機吧。上了中學之後,我很喜歡畫老師的肖像畫,所以幾乎都沒在聽課(笑)。 那段期間,我也曾臨摹過達文西的素描,以及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

是什麼契機讓您開始創作結合「動物與孩童」元素的作品呢?
我覺得是因為內心一直存在著從小就有的不安感。可能是因為父母因工作經常不在家吧, 這種不安的感覺持續了很久。也因此,我內心總有一種想被柔軟東西包圍、想藏起來、或者想要武裝自己的情感。

 

《山本麻友香個展》

 

聽說因為您生了女兒,所以創作時反而選擇「男孩」作為主角。在長年的創作歷程中,是 否曾考慮過創作描繪「女孩」的作品?
……沒有。

 

作為藝術家,您認為作品要能打動觀者,需要具備什麼?在創作過程中,您是否有特殊習慣、堅持,或是小癖好?
我認為,持續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方式。不過在創作過程中,確實有一些小堅持。舉個例子,如果畫面中出現水平線,而人物剛好在畫面正中央,我會故意讓水平線稍微偏離一點點,營造出一點點矛盾感。這樣可以引導觀者的視線更自然地集中在人物身上,也會讓整幅畫的構圖變得更有張力。但我會控制得非常細微,讓人不易察覺。我想這算是一種小小的堅持吧。

 

《山本麻友香個展》

 

如果可以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您最想回到什麼時候?
我想回到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因為當時我認為自己這輩子都會在日本生活,完全不會與海外有所接觸,所以下定決心不學英語。但如果能回到那個時候,我會好好學英語。我想這會讓我發現語言學習的樂趣,搞不好我還會學好幾種其他外語呢。◼︎

 

《山本麻友香個展》
2025.04.17-04.27
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東3A館

 

Picture of Clyde Liu

Clyde Liu

PPAPER 主編。 正宗90文化養大的金牛男。擁抱帶有壞品味的美感與文化。相信科幻片與愛情片是一切問題的答案。而宇宙是我們最後的歸依。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