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霧所Mist Encounter」,2017,© 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在臺灣這個溫暖的土地,最美的風景是人,如果我們要設計一個更好的城市,並不僅僅是創意工作者的事,而是關乎所有人的設計思維與素養。臺北市政府致力於將臺北市打造成為一座具有設計遠見的城市,鼓勵設計師反思設計的意義,將設計轉化為現代社會與城市中,可能面對的問題的解決方式。2012年,臺北設計獎Taipei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TIDA)延續「Design for Adaptive City:為不斷提昇的城市而設計」的精神,鼓勵在地創作同時向國際發聲徵件,創意與設計在臺北匯流,提升創意讓臺北更美好與便利的可能性。
在上屆2017臺北設計獎中,由臺灣團隊「偶然設計」與「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合力創作,獲得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與最佳人氣獎的「供霧所Mist Encounter」,是結合工程體、半穿透軟性材料以及霧氣裝置的互動公共藝術裝置,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外與人群零距離接觸。正回字形的建築體中央是充滿霧氣的中庭,層疊織網構架成雨霧的乘載器,群眾身處建築體內沐浴在濕潤如煙雨的霧錐之中,視線與感知隨著霧氣模糊又清晰,凝聚又消散。彷彿置身濃霧密佈的森林,民眾在此進行了一場關於時間、公共與個體、自然與人為的清涼奇幻旅程,在公共空間享受城市中用設計涼快了夏季的可能性,同時也拓展身體感知的視野。
事隔一年,2018年臺北設計獎舉辦徵件活動的這個當下,《PPAPER》採訪了「偶然設計」與「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中參與了供霧所創作的7位團隊成員,他們與分享了這個關於體驗微氣候的公共藝術事件,以及一些關於創作的想法。
訪談:
PPAPER X 供霧所設計團隊
(2017 TIDA公共空間類金獎&最佳人氣獎得主)
(左起:羅晨綺、曹凱瑞、趙尉翔、曾令理、蔡旼珊、陳冠瑋、林于暄)
請跟我們分享你們所謂「策動一場關於微氣候的藝術事件」的理念,對你們來說,藝術事件的本質是什麼?
- 一個藝術事件包含著多種元素,若是能讓參與者製造出清晰的記憶節點,這個暫時的事件就有了在思緒間無限存在的可能。這次我們利用微氣候的控制,創造出不尋常的廣場經驗,希望藉由這些水霧與身體感知的交互,來回應北美館本次針對空調系統維修的工務命題。(曾令理)
- 我們試圖利用為微氣候,開啟人們對於藝術體驗另一層次的感知。(趙尉翔)
- 藝術事件常包含許多元素,因為通常在本質的藝術性之上也具有參與性,所以同時包含了藝術展示的公眾性,人與藝術、人與人的互動性,個人參與經驗的個體性等等的多層次。藝術事件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可能是有趣好玩的,或是讓人跳脫平常生活經驗的,也可能是讓人在知識上有所收穫、有所思考的。(蔡旼珊)
在北美館外面這個空間設置供霧所,對於這個創作本身的重要性在哪裡?
- 主體概念上反映空氣調節,對於美術館與藝術品存有承載的重要性。場所配置上也如同北美館的客廳,或可說是一座廣場上的噴泉,歡迎所有來到美術館參觀的民眾在此停留、休憩。長久以來館前廣場僅作為入口必經動線,常被忽略而少有活動在此發生。試圖透過此作品的置入,擾動並強化對於此廣場的感知,產生屬於這個場所的記憶。而這些印象的發生需要的是時間,我們創造了這個可以停憩、相遇、體驗、互動的空間。或坐、或躺、或行走地利用各種方式在此感受霧氣、風、陽光、植物。期待來此的民眾會記得「那一年夏天在北美館廣場上曾經有一場霧氣的相遇」。(趙尉翔)
「供霧所Mist Encounter」,2017,攝影:李易暹,© 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供霧所可以是建築、可以是裝置藝術、也是流動的物件,這樣一個豐富的創作,你們希望帶給來訪的人什麼體驗?
- 我們希望帶給來訪的人有趣、不同於平常的空間經驗與體感經驗,而且在夏天裡讓霧氣降溫的涼爽記憶——也許是記得在都市空間中有個會噴霧的裝置,也許是記得在中庭被霧壟罩看不見身旁其他人的瞬間,也許是記得霧氣噴灑到身上的涼爽感,也許是記得在廣場上一個人佔有霧錐空間抬頭看到霧與植物等等。正因為供霧所有很多的要素,來訪的人可以用他的方式體驗並且記憶這個作品。(蔡旼珊)
- 最初我們對北美館廣場的基地觀察就是很熱很曬,而我們的目標是讓人願意在這裡停留。所以除了希望訪客意識到北美館即將進行的空調系統整修之外,更想提供一個讓人驚喜玩樂的空間。來訪的人可以在建築裡停留,與裝飾互動,和感受觀察霧氣在構造和人群裡的流動。最後的成果也算是達到了一個輕巧都市版的親水公園(笑)。(羅晨綺)
對你們來說,霧氣為什麼如此迷人?
- 霧氣很有意思,它讓原本看不見的氣流被看見了,又讓原本看得見的被看不見。 當霧氣初現時,可以看見清楚的流線,是個體的觀賞行為。霧氣逐漸蓄積後遮蔽視覺,集體的看不見,興奮夾雜不安,這是一個共享的經驗。 (曾令理)
- 從大家在腦力激盪一開始時,我們當中對於設計概念:反映北美館與廣場之間的空調再教育到策動一場關於微氣候的藝術事件,霧氣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堅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它除了很烏托邦的詮釋了霧氣繚繞的詩意,漸行漸遠的美麗。(曹凱瑞)
- 霧氣同時具有定義空間和模糊邊界的雙重對立性,看起來像是佔據空間的量體同時也消融了既有的背景物件。而且在視覺的感受之外也帶給人們體感溫度的變化。我們希望其不可捉摸的特性能帶給人們一些詩意繚繞的想像。(羅晨綺)
「供霧所Mist Encounter」,2017,攝影:李易暹,© 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如今回頭看供霧所這個創作,有沒有什麼新的體悟或是對於它的新看法?
- 供霧所做為一個承載活動的容器,讓大眾能有不一樣的身體經驗,透過網路媒體平台的傳播,讓這個不一樣的夏日經驗/畫面得以觸及更多的人,留下共同的記憶。我們也體認到一個作品的存在對於大眾的影響力之大,確實是有機會產生話題,進而促發討論及共鳴的。(陳冠瑋&林于暄)
- 這是第一次嘗試多人參與式設計,眾多意見交雜,作品許多不純粹的地方剛開始覺得不舒服,後來卻覺得也挺有意思,有拓展自己對創作的認識。(曾令理)
台灣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天然美景,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限制的情況下,有沒有一個完全自然的夢幻地點是你們會想嘗試創作的?
- 供霧所是在人工環境中(都市中)創造與之對比的場景,讓五感能夠連結到大自然的美好。這次的作品聯想到過去的感官衝擊:曾在鹿林山經歷谷底不斷湧起的山嵐籠罩整個場域,非常強烈的感官衝擊,我們認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創作;不過湖面上的創作也許會很有意思,如陽明山的夢幻湖。(陳冠瑋&林于暄)
- 如果以對比與不尋常的存在來作為挑選條件,特質強烈的地形如月世界或澎湖玄武岩岸會是很有趣的場所;或者是擁有特殊的氣候(尤其是風向、風力等)條件的地方,可能能形塑出獨特的霧氣效果。(蔡旼珊)
- 綠島的朝日溫泉,一邊泡湯一邊感受藝術事件,太愜意了。(曾令理)
- 墾丁龍磐公園,海天草原一線。(趙尉翔)
- 清水斷崖,太平洋與台灣島的垂直交界。(羅晨綺)
「供霧所Mist Encounter」,2017,© 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請跟我們分享一個你心目中最消暑、涼快的時刻。
- 吃完午餐的臺南夏日午後,騎摩托車去吃芒果冰!(蔡旼珊)
- 去北埔冷泉河邊抓蝦,整隻蘿蔔腿泡浸在溪中的冰涼感。(曾令理)
- 裸體,並且貓咪不在。(趙尉翔)
- 北海岸自由潛水沒有防寒衣。(羅晨綺)
- 運動流汗完的樹下乘涼。(陳冠瑋)
- 山裡的瀑布旁。(林于暄)
- 從廣場上進入供霧所的開始,體驗著它層層的降溫消暑過程,當抵達到中庭霧氣最集中的廣場當中,當看著見起見落的霧氣起舞,就是最涼快的時候吧!(曹凱瑞)
供霧所是一個跟夏季非常對味的創作,之後還會想要以不同形式的創作來玩霧氣或是水嗎?
- 霧氣在夜間搭配投影可以作出各種有趣的虛實表現,希望有機會在夏天可以做一次這樣的作品! (曾令理)
- 霧氣除了夏天提供降溫的功能性以外,還有視覺上的隱蔽性與詩意感,希望往後能作為結合建築創作上的一個設計元素。(陳冠瑋)
你們怎麼看待公共藝術的價值?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臺灣公共藝術的現況嗎?
- 我希望公共藝術對於一個場所的介入,非僅是作為佔據物的存在,而是更能夠增加空間的公共性,並引發對自身所處空間的想法/認同/記憶。臺灣城市空間長久以來由於設計與管理上的失能,造成了既有空間公共性不斷地受到擠壓與威脅,進而帶來負面的城市意向與認同感。而傳統上期望僅藉由一個不相關的公共藝術/裝置/雕塑來徹底改善或是美化空間,則經常為象徵或表面點綴的形式,難以真正提升場所空間品質。在公共藝術既已置入擁擠都市中為數不多的公共空間時,我們期待它能有更多層次的價值。以公共藝術作為一個契機,在場所或空間的表現性/功能性、互動性/體驗性、公眾性/認可性等方面能有實質幫助。(趙尉翔)
「供霧所Mist Encounter」,2017,攝影:余咨穎,© 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後記
與臺北設計獎「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的精神相呼應,公共藝術或許是連結城市中的人們,並且提升設計素養最好的方式。第一次進行這麼多人的團體創作,供霧所團隊成員除了表示意見交換與妥協的過程是寶貴的經驗,也笑稱供霧所像是輕巧都市版的親水公園。在他們對於創作的各自表述之中,我們體會到互動之於設計、之於一座設計城市的重要性,也期許臺北設計獎的美意,能夠在活絡的創意與設計思維中不斷傳續下去。
2018 TIDA即日起徵件至7月25日,請至臺北設計獎官網瞭解更多資訊。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