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在南加州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學習建築設計的 Amanda Gunawan 與 Joel Wong 是合作多年的搭擋,前者是擅於發想設計願景的理想主義者,後者是高超的技術翹楚,OWIU Design Studio 則是發揮1+1大於2的夢幻組合。OWIU Design Studio 的作品風格散發著年輕設計團隊的清新能量,這股能量伴隨著設想周全設計帶來的安定感,恰如其分的滿足屋主的需求與期待。
OWIU Design Studio 在創作者與文藝雅痞雲集的洛杉磯舊城區進行一場美學實驗,翻新前身為廢棄廠房的 Biscuit Company Lofts 大樓裡46坪左右大小的公寓單位,打造別具禪意的日式公寓 BISCUIT LOFT。走進 BISCUIT LOFT 挑高開放的空間,首先開闊了情緒,漆上白色塗料的空調管線緩和了擁有強烈存在感的工業元素,大量的木材、布料與異材質高低錯落在公寓內部,少了日式過分講究的嚴謹,任意擺放的家具家飾增添些許加州的慵懶氣息,創造簡約而舒適自在的居家環境。
OWIU Design Studio 的這份從容同樣在 WELLINGTON GYM & OFFICE 翻新計畫中體現。生活在加州的 Remi 和 Nate 是一對小有名氣的健身情侶檔,兩人共同經營的線上健身課程 HomeBodies。為了因應日益擴張的健身事業,他們請來 OWIU Design Studio 重新規劃居家/工作空間。原先雜亂無章的車庫在 Amanda 與 Joel 的改造之下成為一間小而精緻的健身房,推開折疊門便能連結原先分隔的室內外空間,兩人總算能一償享受自然通風與光線的夙願。
隨時都在學習,視萬物為靈感的 Amanda 從不執著於追尋形而上的宏觀概念,因為她相信一切終將走回建築與設計身邊。不畏懼挑戰自己的 Joel 總是想著如何超越的昨日的成果,務實立定目標不斷精進自我。就這樣,兩人順著彼此的步調走過各種歷練,持之以恆地澆灌著 OWIU Design Studio,一如工作室名稱「Only Way Is Up」的積極正念,向上沒有極限。
專訪
PPAPER
╳
Amanda Gunawan
OWIU Design Studio 創辦人
╳
Joel Wong
OWIU Design Studio 創辦人
Amanda 和 Joel 你好,很高興有機會與您聊聊,想先請你們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
A:你好,我們也很高興能和《PPAPER》的讀者見面,我是 OWIU Design Studio 的創辦人 Amanda。
J:我是 Joel,我和 Amanda 三年前在洛杉磯共同成立了設計與建築工作室 OWIU Design Studio。
你們在 OWIU Design Studio 團隊裡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A:Joel 是一位務實且擁有紮實專業技術的建築設計師,相較於他,我在團隊裡的角色比較像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我的創意主要是由直覺引導,接著拆解成可執行的步驟和系統,對於每個項目我心中都會存有一個理想的版本,除非我能夠獲得(業主的)支持,並掌握案子的發展方向,我才會繼續進行計畫。
J:Amanda 經常是提出願景(vision)或是構想敘事(narrative)的人,而我是提供技術方面協助的那一位。我十分著迷於事物運作終至合而為一的過程,我的工作很大部分是聚焦在如何將 Amanda 提出的想法轉化為可落實的計畫。事實上,OWIU Design Studio 團隊的成員相互補足了彼此缺乏的面向,對此我們總是感到驚喜與幸運。
在新加坡成長,接著前往洛杉磯學習建築,多元的背景經歷以及城市本身的文化是如何影響你們的設計?
A:如果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還在世的話,我想他會非常喜愛新加坡,因為這座城市正是奠基在他關於理想城市的想法之上,即便是看似實驗性的建築樣式,所有的設計美學都是經過精心計畫以及嚴格控制實踐。在一個近乎完美的城市景觀中(至少我會這麼分類)成長,到後來因為求學而來到建築城市規劃與新加坡截然不同的洛杉磯,初來乍到的那份衝擊依舊清晰。新加坡成功的城市規劃經驗,深刻地影響我關於建築設計的原則,而這份背景幫助我在洛杉磯來成就我想達成的目標。
J:就「勞動力」而言,新加坡因為有外籍移工的存在而大幅降低修建的成本;相反地,在洛杉磯勞動力不僅昂貴,其提供的技術與品質經常是不牢靠的,這導致建造效率下降,同時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但我們很幸運能夠在新加坡與洛杉磯兩地之間的工作文化差異中不斷學習成長。
最初為何會以 “Only Way is Up” 作為工作室的名稱?是什麼時候決定要自己出來設立工作室?以及你們想透過作品傳遞的理念與風格是什麼?
A:首先,我們相信「帶有意識進行設計」這個信念。OWIU Design Studio 的參與是立足於設身處地的思慮(thoughtfulness),然後再以高度敏銳的感性(sensibility)執行計畫,每組建案勢必會消耗資源,如何降低浪費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而最後呈現的成果則必須滿足客戶業主的需求。
J:OWIU Design Studio 團隊具備良好的創意力與吸收創意的能力,成員間樂於聆聽樂於參與,形成相良好的化學效應。我們認為空間不應毫無變化的經久耐用,OWIU Design Studio 經手的案件會保留屋主與居住空間發展的彈性,有點類似在一段情感關係裡,雙方既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又可以共同成長的期望。
我們在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 “BISCUIT LOFT” 計畫看見濃厚的日式設計哲學,請與我們分享這個案件的設計靈感,以及執行過程中最具挑戰的部分為何?
A:BISCUIT LOFT是我們設計理念的體現:創造一個伴隨屋主成長的空間。關於室內設計,最困難同時也是最複雜的部分是要滿足屋主的生活需求,想像什麼樣的生活會令他/她/他們感到舒適。就BISCUIT LOFT而言,我們不希望一間客房在沒有任何客人的情況下而淪為喪失功能的空間,於是我從自身喜愛與人聊天的經驗出發,將供應糕點茶飲的「茶屋」(tearoom)和客房結合,延伸空間應用的想像與可能。
J:從設計到實際建造,我們竭盡所能留意所有細節,不妥協任何設計細節的前提下,我們又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執行所有工作,相當考驗團隊的反應能力,這種狀態有點像是在學習艱澀的知識學科,過程伴隨著辛苦與困難,但也讓人更加期待豐實的成果。
疫情讓許多住戶重新思考什麼樣的室內設計才是適合自己的。“WELLINGTON GYM & OFFICE” 翻新計畫絕對是一個非常令人欣羨的住家樣貌,可以與我們分享這個案件的設計靈感,以及你們如何因應在家工作的風潮?
A:WELLINGTON GYM & OFFICE 的靈感很簡單,只是純粹考慮客戶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然後將之轉化為設計與美感。在疫情之前,設計經常是在營建施工被忽略的面向,優美的設計雖然可以帶來喜悅,但經常處於可有可無的窘況,加上過去有段時期,人們處於極度工作導向的狀態,很容易就將大部分心力專注於提高個人生產力,更別提需要思考和時間才能實現的設計。疫情的擴散某種程度「強迫」人們放慢腳步,當生活減速,我們便開始注意到周遭環境,原先被人們視為附屬品的設計就這樣重回人們生活的首要位置。
J:一個生鏽的老舊棚屋,不曉得存放了多少沒有時間清理的舊物,突如其來的時間讓屋主重新思考自己心中理想的空間模樣。全面而在乎細節設計此時此刻成為匯聚成一股潮流,而 WELLINGTON GYM & OFFICE 翻新計畫背後的概念適用於所有的住商用室內設計。
成為一名優秀室內設計師/建築師的關鍵是什麼?
A:總是樂於學習,而且不需要執著於遠大的概念,因為一切都會引領我回到建築領域。作為一名建築設計師,所有事物都可以是靈感的來源,藉此與世界建立連結。優秀的建築設計師永遠不會因為學習新知而自我滿足。
J:不要害怕突破極限,每天挑戰自己並相信自己有能力挺身而出。在進行全新項目時,我總是想著要如何才能比超越前次計畫,無論是為客戶節省成本、時間,還是描繪一個連業主意想不到的願景,或者是探索新的材料和技術運用,設定一些目標努力讓自己更好。
如果可以幫一部電影設計屋子的樣子,各自希望是哪一部電影?
A:任何一部王家衛導演的作品!
J:經典級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或著是諾蘭的《全面啟動》。
如果要替台北設計一個案子,比如說一間公寓好了,你們會如何進行設計?
A:我還沒有機會拜訪台北,等疫情結束後有機會絕對會親身造訪!據我所知,台北似乎是新加坡與東京的綜合型態,非常城市化卻帶有點郊區的景致與氛圍。關於台北的公寓項目還是得取決於客戶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但我非常渴望探索屬於台灣獨特的建築美學,並以現代的形式與 OWIU Design Studio 的美感加以融合。在設計之前,我們需要就台灣建築的歷史進行一些研究,探索在地的物質、材料、質地、圖案花紋以及塑造台灣建築的信念和原則,將之轉譯帶入現當代環境。
J:設計摩天大樓的外牆一直是我的夢想,尤其是在像台北這樣的大都市,所以我就針對一棟台北高層公寓的外牆設計回答。我喜歡現代簡約的造型,相對簡單的設計反而更引人注目。這棟建築必須融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與周圍建築物以及環境景觀相映。因此,如果我要在台北的天際線打造新大樓,我會確保它的外型是獨一無二而不至於太搶眼。
接下來有什麼特別的企劃可以與我們的讀者分享嗎?
A:我們有幾項十分值得期待的計畫正在籌備,我們運用現代的科技與建築技術,將幾棟經典的20世紀中葉現代房屋設計提升至全新的層次。
J:目前 OWIU Design Studio持續在進行一些住宅項目,而這些案子給予我們自由發揮創造力的空間,探索使用特殊材料來拓展新穎美學。此外,我們正著手幾個位處風景優美之境的商業/住宅計畫,聚焦在環境與自然領域對我們而言既具有挑戰性,同時也相當振奮人心。■
閱讀 OWIU Design Studio 獨家專訪
|PPAPER 第213期|
關於作者
Ian Feng。PPAPER 編輯。
因為攝影而開始書寫的文字工作者,難以抗拒酸質明亮的淺焙咖啡,每晚準時收聽酷派爵士,沉醉在 Roger Federer 單反的優雅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