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的日本攝影師中野正貴 Masataka Nakano,自1980年開始自由接案,主要為雜誌和廣告公司進行拍攝工作。
2004年,中野正貴以〈TOKYO WINDOW〉東京窗景系列獲得日本攝影界最高殊榮的「木村伊兵衛寫真賞」之肯定,攝影師以柔和的光線與寬闊的景深,從銀座 Ginza 的公寓玻璃窗或是澀谷 Shibuya 的車站的樓梯通道,用相機景觀窗捕捉市區「窗戶」所映照的東京景色,拍出東京都獨特的溫暖氣息。
如果說〈TOKYO WINDOW〉東京窗景系列看見的是明亮安靜的東京,那麼中野正貴從1990年到2000年,耗費10年拍攝的〈TOKYO NOBODY〉東京無人系列,則是呈現東京寧靜幽邃的冷凝氛圍。原本應人滿為患的地鐵車站、十字街口和商店街所,觀者在中野正貴的鏡頭下見證東京從未出現的虛無瞬間。
觀看中野正貴的作品令人聯想起台灣新媒體藝術先驅袁廣鳴,在2000年初期發表的〈人間失格〉—— 透過數位工程拼裝而成的系列影像作品。藝術家從耗費兩個月的拍攝所累積的上百張照片中,挑選出70幀影像, 再透軟體以圖層進行篩選加疊,重新拼接組成空無一人的都市奇觀。
然而〈TOKYO NOBODY〉東京無人系列並非電腦合成影像,而是中野正貴將其內心感受到的真空,使用 8×10 的底片相機所記錄的超現實景觀。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此刻,無人的街頭取代熱鬧喧囂的城市景觀,就連中野正貴本人都沒有料想到,20多年前的影像紀錄,會成為某種預言般的存在,成為人類普遍經歷過的深刻印記。■
All Photos © 2020 shashasha 写々者 / MASATAKA NAKANO
關於作者
Ian Feng。PPAPER 編輯。
因為攝影而開始書寫的文字工作者,難以抗拒酸質明亮的淺焙咖啡,每晚準時收聽酷派爵士,隨友人指引服用泥煤威士忌,沉醉在 Roger Federer 單反的優雅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