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黑川紀章的膠囊孩子
超前未來的新陳代謝

 

出生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丹下健三(Kenzo Tange)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同時也是第一位名揚國際的日本建築師。在求學時期因讀到一篇關於Le Corbusier柯比意的報導而對這位現代主義巨擘十分崇拜,丹下健三因此確立的建築的志向,先後在日本現代主義先驅前川國男的事務所任職,並且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建築,將眼界擴展到都市計畫。在50’年代與藝術家野口勇共同完成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後,丹下健三見到了偶像柯比意,而在操刀1964年東京奧運館場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後,他已經是享譽國際的日本建築師。

 

 

不僅關於建築設計,丹下健三也透過其都市計畫的願景幫助日本在戰後重建,而為了解決日本都市人口迅速膨脹以及建築建造速度緩慢的問題,他從城市的尺度思考建築的新陳代謝,在1960年代開啟了「代謝派」(Metabolism)建築思潮,這些超前時代的建築由可拆換的結構組成,能夠隨著時間演進拆解、替換或增建,來達到建築的永續性,如同生物所進行的新陳代謝活動一樣,達到屬於城市與建築的平衡。作為日本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丹下研究室」孕育了許多在接下來影響整個日本建築界的第二代設計師,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便是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

 

 

 

黑川紀章在就讀東京大學研究所時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便參加「新陳代謝」組織與其他年輕成員一起活動。1969年,黑川紀章提出代謝派的極致思想「膠囊宣言」,並且在隔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的空中主題館展示了他的「住宅膠囊」原型,超前時代的未來樣貌立刻震驚了建築界。1972年,第一座實踐黑川紀章膠囊建築理念的中銀膠囊塔大樓(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在東京新橋落成,這座現代建築史上第一座真正以膠囊建築模組完成的建物,包含兩洞11樓與13樓的大樓構成,中間相互連結,總共使用140塊事先製作的水泥模塊,而每一個單位僅有10平方公尺,以東京上班族的需求為核心,內部配備床、冰箱、電視、空調、電話機以及淋浴設備等等,但沒有規劃廚房與洗衣機的空間 –– 黑川紀章認為在那個日本經濟即將起飛的時代,吃飯只要外食,洗衣只要送洗,況且人們大都在外面忙碌奔波,家不過是「睡覺與發懶的空間」。

 

 

 

為了實踐「代謝派」,中銀膠囊塔大樓預計每25年更新(代謝)一次,汰舊換新而生生不息,這個在昭和時代想像未來的獨特風景,雖然小得有些不近人情,在地狹人稠的東京立刻掀起一陣風潮,更有許多人捧著現金等待入住。1980年,大阪甚至出現第一座膠囊旅館「カプセル・イン大阪」,在原有的三溫暖建築上方設置如同寵物籠空間的超小膠囊式房間旅館,就這樣,膠囊旅館成為了1980年代的日本文化標的。

 

 

 

然而,超前時代的夢終究要面臨時間與現實的考驗,中銀膠囊塔大樓建商在大樓完成後便破產,被美國公司收購,原訂的25年一更新的計畫無法實現,加上建築年久失修、結構與管線出現問題,以及過於狹小的空間難以作為住家使用等現實因素,自2007年便傳出整組打掉重練的消息,那年,正好是黑川紀章過世那年。面對拆除的命運,中銀膠囊塔所代表的歷史與文化意義讓各界不捨,如前住戶在2014年發起「中銀膠囊塔保存・再生計畫」,希望透過導覽與月租體驗等方式,讓更多人認識這棟建築並且發展轉型可能。而無印良品更在2018年與中銀膠囊塔合作推出兩年半的月租行動,期間吸引200名租客入住體驗,包含知名作家、音樂人與藝術家等。

 

無印良品與中銀膠囊塔合作推出的月租行動期間,中銀膠囊塔化身創意的溫床。

 

當粉絲、保護團體與文化圈試圖保留這座風情萬種的近未來建築,管理公司與土地開發商不斷討論著這座建築的未來,2020年的疫情終究讓這一切宣傳與呼籲行動被埋沒在口罩所代表的不安底下。2022年3月13日,中銀膠囊塔最後一位住戶遷出,4月5日開始拆卸工程。幸好,中銀膠囊塔背後所乘載的黑川紀章思想並未就此化為塵埃,在得知留不住建築後,許多藝術單位已經提出合作,陸續拆除膠囊模組移至他處單獨展出,包含巴黎龐畢度中心與埼玉近代美術館等等。

 

 

如今,被完全解放的,黑川紀章的膠囊孩子們,正在以全新的形式進行新陳代謝。

 


關於作者

Clyde Liu。PPAPER 主編。
正宗90文化養大的金牛男。擁抱帶有壞品味的美感與文化。相信科幻片與愛情片是一切問題的答案。而宇宙是我們最後的歸依。

  

Picture of PP 編輯部

PP 編輯部

好內容的創作者。品牌合作歡迎寄信至:info@ppaper.net

最新消息

ART & CULTURE

夏天就是要松一下!來松菸玩《松誌SongMag》躲貓貓集章

ART & CULTURE

松菸出雜誌了!《松誌SongMag》 可愛發行中

ART & CULTURE

愛馬仕《飛馬行空》電影版:劇場式奇幻夢境躍上大螢幕

FASHION

150位工匠,1個香奈兒,獻給藝術與自由的殿堂:CHANEL 2024/25秋冬高級訂製系列

專訪|LIFE & CULTURE

台北的經典,世界的台北 ——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15週年

專訪|DESIGN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工藝需要在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扎根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