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需要一點emoji的幽默正能量 還有一點冷知識

 
 
 
人們在數位世界的溝通已經幾乎離不開emoji表情符號,它讓每一句話都變得更加生動,更多時候透過emoji我們能傳遞單一詞語難以完整表明的語氣以及情緒。這種以字符表達語言情緒的溝通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由美國電腦工程師Scott Fahlman(史考特・法爾曼)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電子佈告欄上使用的「:-)」以及「:-(」表情符號,直到現在人們依舊會在電腦世界中將各種符號組成表情甚至是圖像。
 
 
 
Scott Fahlman與他創造的第一個 : – ) 表情符號
 
 
也許是民族性格使然,表情符號既清楚地表明文字的情緒,又不至口語般的直接,讓日本人成為最大宗的使用者,使用頻率之高讓蘋果在iOS作業系統上的日文輸入法也納入許多「顏文字」組合,而如今讓全球使用者更大量使用的「emoji」表情圖案也正是由日本開始的,「emoji」一詞是源自日文「絵文字」(えもじ)的羅馬拼音,由栗田穰崇在1988年於NTT DOCOMO電信公司任職時為了讓傳統通訊的溝通更加親切及便利發明了第一套「絵文字」系統,其中包括了許多功能性的圖示以及表情圖案共250個圖示,隨著emoji被編入統一碼(Unicode)系統,螢幕像素顯影技術不斷進步,以及iPhone系統納入了「emoji」輸入法後,如今已有超過12萬個emoji被創造,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全世界都看得懂的「emoji」已然成為流通率最高的新世代語言,它的出現也帶來語言文化變革的反思。
 
 
 
第一套「絵文字」系統
 
iOS系統上日文輸入法中的「顏文字」組合
 
 
 
有鑒於emoji被全世界廣泛地使用,來自曼哈頓的電腦工程師開發了一套線上軟體能將影像「轉譯」成由emoji重新拼湊的馬賽克圖像,只需要將圖片上傳至「Emoji Mosaic」網站,即可獲得喜感十足的emoji版本圖像,現在你可以立刻試試,或許被轉譯後的圖像裡藏著更深一層的幽默感。
 
 
 
 
 
 
(建議上傳大尺寸和構圖簡易的影像,成像的效果會更好)
 
 
 
 
 

 
 
 
延伸閱讀
 
 
 
 
 
 
Picture of PP 編輯部

PP 編輯部

好內容的創作者。品牌合作歡迎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最新消息

FASHION

CELINE 的多重面向:新任藝術總監 Michael Rider 構思的 CELINE 新樣貌

生活旅遊|LIFE & TRAVEL

俯瞰世界的十字路口:Hotel Indigo Tokyo Shibuya體驗澀谷流行、娛樂、次文化7大亮點

生活旅遊|LIFE & TRAVEL

守護新宿大動脈,融合枯山水與北歐靜奢主義的頂奢旅宿BELLUSTAR TOKYO

TOY

玩具抽選【PPAPER ╳ INSTINCTOY “Flappy” Set】

ART&CULTURE PPAPER 特刊

玩具是會呼吸的快樂:INSTINCTOY 二十週年特刊

TRAVEL

揉合在地文化與當代設計風格:藏於Andaz Tokyo的7大驚喜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